Welcome!    立即註冊    登入  
無極慈善堂標誌
登入區塊
本堂連結

本堂活動專區
呂老師系列講座

本堂專屬APP
搜尋區塊
本堂聯絡資訊
Line : @wugin
加入好友
預約專線 : 0988029898
詳細地址 :
桃園市北興街102號2樓
點我本堂外觀實景圖
點我線上預約系統
電子郵件: wugin888@gmail.com
大迷信電影欣賞
現在時間
主選單區塊
發表數排行區塊
1 angel6868 2591
2 a700617 2216
3
brian
1578
4
pancake
1404
5 lala5978 936
6
法號卍
670
7 acwj8352p 668
8 minirabbit 577
9 roar 371
10
jessie
304


   查看所有文章


« 1 2 (3) 4 5 6 ... 2340 »


更多不等於幸福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2/01/26 15:26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2216
等級: 38; EXP: 44
HP : 187 / 936
MP : 738 / 32391
離線
 

更多不等於幸福  作者:曼屏

巴黎用它的一切告訴我兩個字:夠了。他們很清醒:更多並不等於幸福。

50年前的咖啡館還在原地等你。

第一次去巴黎,我帶著爺爺的重托,替他尋訪當年留法時最愛的梵卡咖啡館。

巴黎咖啡的香醇會等待半世紀之久?我不太相信。用Google一搜,嚇我一跳,梵卡咖啡館居然還在,連地址都沒變。我急匆匆趕到那裡,一進門就興奮地找老太太。

這一環顧,又嚇了我一跳,吧檯裡還真坐著一位銀髮老太,正專心致志地磨咖啡。

我跑到她面前激動地掏出爺爺當年在這裡拍的照片,她也很激動,指著照片裡的女店員說這個是她,她叫索菲亞。

此時,我的激動已不再是為爺爺找到舊相識了,而是為巴黎感動。

半個世紀的咖啡館,連女招待都沒變,門口那花,都還是當年的天竺葵,彷彿位置都沒挪動一下。

我問索菲亞,為何不把梵卡做大做強,至少也要在門口掛個百年老店這樣的金字招牌。

索菲亞笑笑:「如果那樣,我的咖啡還能讓你爺爺在台灣念念不忘嗎?」

我想現在的梵卡和它的主人索菲亞以及巴黎一樣,已經過了比較欲求的階段,都在很安分地做自己,不會一窩蜂地模仿別人、複製別人。

50年前,一個年輕人在那裡喝咖啡,50年後,他的孫女漂洋過海還是在那裡喝咖啡。

店主人還是那個人,不過生了一頭白髮,卻還是很快樂地坐在那裡調製咖啡,這裡面一定有一種不可替代的滿足感。

馬修乳酪不開分店

在巴黎,馬修乳酪是唯一讓我掏錢購買時可以不用想人民幣與歐元匯率的食品,口感一流。

這家小店竟然被好萊塢電影導演發現,作為拍攝地,我曾懷疑我再也不能在乳酪店櫃檯前看到馬修燦爛的笑容,他將在電視財富人物專訪裡津津樂道他的擴張計畫。

馬修依舊像從前一樣跟所有走進他店裡的大學生打招呼:「Hi,馬修的乳酪是馬修親手做的喲。」

雖然現在買馬修乳酪的人排了很長的隊,但馬修卻說:「我只是一個熱愛做乳酪的人,埋頭幹活,遠離麻煩。」

他甚至拒絕了家樂福、歐尚這樣的大型連鎖超市的配貨訂單。

「我們在這兒非常快樂,我對現在擁有的一切感到非常滿意。夠了。」他說。

「我並不富有。」馬修說,「但錢對我就像甜布丁,多了會毀掉我的牙齒。」

馬修好像有一種「夠了」的感覺,我也終於長舒一口氣,這個「夠了」是一個很難的哲學:我就是做這件事情,很開心,每個吃到我做的乳酪的人都很快樂,所以,夠了。這種快樂是我一直想學到的。

瑪蓮娜刺繡手工坊

我的同學瑪蓮娜家族一直經營著刺繡工坊,這是巴黎僅存的兩家刺繡手工坊之一,另一家剛被Chanel收購。

每年,法國高級成衣設計師將要推出的高級定制系列設計草圖和構圖交給他們,再由他們一針一線地將水晶、寶石、萊茵石、玻璃珠等縫製上去。

法國的奢侈品LV、Chanel、Dior一直派人來瑪蓮娜家談收購意向,但瑪蓮娜的父親認為:「如果那樣,我們就會變成龐大的奢侈品集團和時尚王國的一條流水線,夜以繼日地忙碌。」

「這樣,我將沒有時間為我的女兒親手做她的畢業禮服和嫁衣,我還想為我的孫女縫製她的結婚禮服。」瑪蓮娜的媽媽說。

「這個世上還缺少什麼呢?不過一點時間和忍耐。我們不需要強大自己,因為我們一直在做我們想做的,這就夠了。」

在巴黎生活久了,我發現,這裡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定位,他們的自信,不是建立在與別人的比較上,他們任何時候都能做自己。

我們的導師羅曼特常常告誡我們,其實快樂,遠不需要我們渴求的那麼多。

一個明智的人心裡應該有一個聲音時時提醒自己:更多不等於幸福,這些已經「夠了」。
  

2021/06/03 13:48
轉換PDF檔 列印


早起是一種生活態度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3/07/10 13:58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2591
等級: 40; EXP: 77
HP : 198 / 994
MP : 863 / 30179
離線
可能和年齡有關,越來越覺得時間過太快,就像朱自清在《匆匆》里描寫的那樣: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對我來說,時間不夠用不是我太忙,而是我浪費的時間實在太多。

早上一睜眼已經九點,趕緊起床拉開窗簾,看到了瓦藍的天空,和院子裡春暖花開的景象,這么好的天氣居然起這么晚,簡直太浪費,浪費就是犯罪。



焦慮症就是這么來的,因為每天睡前我都在心裡默念:明天早起,明天一定要早起。

其實在內心深處,自己焦慮的不是睡了個懶覺,也不是比別人晚起了兩小時,而是這個懶覺和這兩個小時對接下來這一整天的巨大影響。

沒有按時吃早餐,沒有呼吸到早晨最新鮮的空氣,影響小盆友的正常作息,影響我自己的安排和計畫,最重要的是心情和狀態,長此以往,惡性循環,我將不我。

早起的人很多,早起躺在床上玩手機的人很多,玩著玩著又睡著了的人也很多,比如我,早起的好處大家都知道,更重要的是那份因為自控力而帶來的心滿意足感。

新東方集團的培訓師艾力說:人是為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瞬間而活!而我這一個早晨要錯失多少個美好的瞬間啊!



有些人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還能靠才華,有些人明明可以睡到自然醒,卻偏偏又要堅持早起,因為早起和吃早餐一樣,是一種生活態度。

好多人好奇,和菜頭為什麼每天八點左右,都會在公號發一張自己實拍天空的圖片,已經堅持了400多天,在我看來,至少可以說明他能堅持早起,堅持這日復一日的自律,也想告訴自己和所有人,無論天氣怎樣,美好的一天又來臨了。

起得太早同樣會影響我一整天的狀態,所以特別佩服那些堅持五六點,甚至四五點就能起床的超人們,尤其節假日,尤其是冬天。

之前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本書叫《4點起床,最養生和高效的時間管理》,果斷買回來,特別好奇這么說並這么做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好吧!是個日本人,身兼數職,提出人們可以回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觀點,他堅持四點起床,每天上午完成的是別人交給他的工作,每天下午完成的是未來的工作。

但他又不是那種整天埋頭苦幹的工作狂,相反,業餘生活很豐富,不得不說,時間管理真的太重要了。

日本人真牛,還有村上春樹,每天四點起床跑步,九點上床睡覺,堅持了35年,還寫出那么多好作品,果然,能實現早睡早起鍛鍊身體,並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啊!

前兩天聽一個分享課,分享者問大家:2017已經過了六分之一,你們計畫年後要做的事都開始做了嗎?有沒有很走心的對待每一天,有沒有自欺欺人。

思維模式有多重要,我覺得新的一年才剛剛開始,而別人會說已經過了六分之一,正是這樣才提醒了我一件事:你已經浪費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寫到這裡,我想推薦一本書,叫《你一年的8760小時》,作者是個新疆人,一個博學的大帥哥。

書中的內容很精彩,有好多能戳中人肋骨的金句,不只是時間管理方面,分享他說的一句話:懂一百個道理不如懂一個方法重要,感動一百次不如一次行動有幫助。

那么,行動吧!早起吧!

2021/06/02 21:07
轉換PDF檔 列印


你的命運被什麼控制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2/01/26 15:26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2216
等級: 38; EXP: 44
HP : 187 / 936
MP : 738 / 32391
離線
有一個爆破工程師,他工作很認真,這天是孩子的生日,晚上下班後開車回家,路過一個禮品店,他想給孩子買個禮物。

因為附近停車位滿了,他就把車停在了路口的禁停區,等買完禮物出來後,發現自己的車被拖走了,他考慮著是先回家給孩子過生日呢?還是先去把車要回來?

最後,這位工程師決定先去把車取回來,到了拖車公司,他和拖車業者理論了很久,最後車沒取到,只能第二天再取。

等他回到家,孩子已經睡著了,錯過了孩子的生日,被妻子指責了幾句,他的情緒有點崩潰。

第二天跑到拖車公司就把玻璃給砸了,砸了以後又是一番爭吵,隨後被拘留了幾天。

因為這件事呢,他的公司決定把他開除,原因是他的情緒管理很差,擔心在以後的工作中出現類似問題。

丟了工作,禍不單行,老婆也因為他沒有了工作,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了,和他離婚了。

這個時候這個爆破工程師情緒徹底崩潰了,隨後他策劃了一起爆炸,把這個拖車公司給炸了,把自己也送進了監獄。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看到這裡你們覺得是什麼控制了他的命運呢?

對!其實就是他的情緒,如果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不至於這樣,在易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吉凶以情牽」。

你的命運是吉祥的還是凶險的,很多時候都跟你的情緒管理密不可分,所以說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命運。

2021/06/02 13:50
轉換PDF檔 列印


心念的能量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2/01/26 15:26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2216
等級: 38; EXP: 44
HP : 187 / 936
MP : 738 / 32391
離線
一個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風水變了,運氣就變了;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

所以,改變命運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載物,而不是身上配戴的各種護身符轉運珠。

內心善良,柔和,寬厚,必長福相,那是多麼昂貴的化妝品都裝扮不出來的,相由心生,境由心轉。

古人云: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有些人,似荷,只能遠觀;有些人,如茶,可以品;有些人,像風,不必在意;有些人,是樹,值得依靠;一切皆緣也。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就是一顆心,心柔順了,一切就完美了,心清淨了,處境就美好了,心快樂了,人生就幸福了。

2021/06/01 14:09
轉換PDF檔 列印


與其長成漠然的大人,我更願做個簡單的孩子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3/07/10 13:58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2591
等級: 40; EXP: 77
HP : 198 / 994
MP : 863 / 30179
離線
某天,約思洋見面,我說,最近壓力很大,夜晚經常失眠,面臨工作和生活選擇,也不知應怎么辦。總之,一團糟,我應該如何打破這困局,快點幫幫我吧!

思洋說,你現在的困境是什麼呢?

我說,很多事情放不下,內心總是很悲傷,或不知道該怎么選擇,怎么走下去。



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實驗,說你去試著吃一個漂亮的蘋果,卻發現它內里已被蟲子吃掉了一部分,有人會沿著其他沒被蟲子吃掉的部分啃下去,有人會直接把它丟了,那么,你的選擇是什麼?

我說,我屬於前者吧。

思洋說,所以你會糾結,放不下。我們應該具備丟掉一個壞蘋果的能力,至少敢說,我不想再吃,說我敢,就是理性支撐你做決定的時刻,但你大部分時間都活在感性的世界,握著那個壞蘋果,不知如何放棄,也不知如何選擇。果斷一些並沒什麼壞處。

思洋說,在上一份工作中,他所在的部門換了一個主管,脾氣暴躁,好像不太喜歡思洋。在一次會議報告中,主管第三次否定了思洋的提議。思洋問他理由是什麼,他說沒有原因。

這個回答激怒了思洋,他徑直走到了人事部,申請辭職。儘管主管事後很後悔,想挽留他,他卻毅然決然地走了。



假如是我,我肯定不會那么果敢,我會糾結,會去和主管溝通,然後再選擇離開,可是這個過程會很長,所以,我會一直處於一種受傷的狀態,我會不斷地猜疑主管,也會不斷地質問自己。思洋卻會當機立斷,絕不拖泥帶水。其後,思洋有一段時間一直空閒在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每天專心養花。

我問:“你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嗎?”

思洋說:“會,有時也覺得自己挺莽撞,但這樣就沒有回頭路了,只能往前走。你得學會告別過去,丟掉那個壞掉的蘋果,儘管它看上去很漂亮,但它的確被蟲子咬了,你不嫌棄它,或許你的胃不喜歡呢!”

原來,告別過去和迎接未來是不同的步驟,但告別過去,絕對是迎接未來的前提。我們需要那么一點點勇氣,就像愛麗絲一樣,站在兔子洞的洞口,眼前都是未知……

我最喜歡的那本書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很羨慕愛麗絲,她身邊好像有無數個兔子洞,跳不完,經歷不斷。她只需從一個洞口跳進去,就能發生不同的故事。大部分時間,我就是停在洞口的愛麗絲,我不知道跳下去意味著什麼,會遇見什麼,所以躊躇不前,猶豫不決。

我不斷警告自己,是時候需要一些勇氣了,終於跳下來的那一刻,才發現跌入了人生谷底。在那谷底,我整夜哭泣,需要安慰,我一遍遍在黑暗中行走、摸索、失眠、痛苦,就這樣長達兩個星期。



這兩個星期以來,我請了假,把自己鎖在了房子裡,把窗簾拉上,在房間裡看書、寫字、抄心經,做這些時,我的內心依然悲傷,我很怕光,怕光照到我身上,那樣會讓我更低落。直到第十六天時,我病倒了,必須要出去。

閨蜜來找我,她心疼我,躺在我的身邊,拉著我的手,帶我走出了那房間。就在我看到第一抹綠時,我內心居然排斥這風景,覺得這風景像是對我的諷刺。

閨蜜說,她結婚時,為了給前來祝婚的親朋好友做點伴手禮,便買了基皂、精油、香精、禮品等,她打算做一些手工皂。她的妹妹得知了這個訊息,為她準備了一些白玫瑰,可當她拿到手的時候,白玫瑰已經枯萎,於是,她摘下還算完美的白花瓣順手夾進了一本書里,她想讓紙張吸乾水分,等這些花瓣乾的時候來點綴透明的香皂。但她又不捨得那些頹萎的花瓣,於是,她把它們也順手夾在了書里。



再次打開書,當初乳白的花瓣已泛黃了,而那些頹萎的花瓣卻變黑了,她很沮喪,也很惱火,因為一起變黑的不止那些花瓣,還有她那本心愛的書。當初,她不捨得丟棄的花瓣,居然把整本書都弄髒了,她是多么後悔,為何當時沒能立刻丟掉那些頹萎的花瓣!

她說完,突然感慨,人呢,總有一些難忘的記憶,他們就像這白玫瑰,外表光鮮的花蕊外面裹著的卻是不光彩的記憶。成長路上,或許我們得時常捨棄一些東西,把不好的記憶都拋在腦後,才會走得更好。這樣,等我們老了,記住的永遠都是美好的人與事物,那些壞人給我們的噩夢,早已隨風而逝……

我看著那藥水一點一滴地流進我的血管,然後順著血管流遍我的身體,我把它們想像成無數的能量,似乎可以重新支撐我的意念、我的世界。我回首了遠走的時光,兒時喜歡在陽光下撿樹葉的自己,高中時寒窗苦讀的時光,大學畢業時那次地震,我曾住在操場上一個月,我夜夜祈禱,曾暗想以後若過上現世安穩的日子,寫下一排要實現的理想。如今,8年過去,那個夜晚寫下的夢想,我真的都實現了。

在那么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我都能打開自己的世界,為何,在今日跌倒,就覺得自己再也爬不起來了呢?一陣風把窗簾掀開,我看到外面一片綠,生機勃勃,那是生命的綠。誰都不知道,我有多么興奮,就是那綠,讓我潸然淚下。

我愛你,我愛自己,但我更愛這個世界,以及它變化的常態。我不願長成那個滿臉漠然且一臉憂傷的大人,我要熱愛生活,時時刻刻。我要站起來,接受結果。我愛選擇,因為它讓我認識到了生活的更多面,它給了我無數個洞,讓我可以像愛麗絲一樣隨意地跳下去,多么棒!我內心依然悲傷,但我要享受這感覺、這情緒。直到我適應它,我才會接受它。

果敢地選擇、放棄,隨著成長,我越來越喜歡直截了當,雖然它簡單粗暴,但它至少真誠,絕對是真性情的一面。對了,所有的人性中,我只熱愛這簡單的真誠。

2021/05/30 21:44
轉換PDF檔 列印


不說最後一句話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7/03/16 17:44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936
等級: 27; EXP: 23
HP : 0 / 655
MP : 312 / 12848
離線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貴的餐廳裡,一直抱怨這樣不對,那樣不好。侍者耐著性子直賠不是。

但這位富婆的氣燄反而越發囂張,隨而指著一道菜對侍者說,「你說,這叫做食物?我看連豬都不會吃!」

侍者終於按捺不住,對這位富婆說:「太太,真的是這樣嗎?那麼,我去替妳弄點豬吃的來。

一個是「心中無半點善意」,一個是「胸中無半分寬容」,真是道盡現代人典型的交往模式,再看看下面二則夫妻的對白。

丈夫:「聽妳講話就像是一個白癡。」

太太:「你難道不曉得只有這樣,你才會懂?」

「拿去洗衣店的襯衫拿回來了嗎?」丈夫問

「我是你什麼人,女傭嗎?」妻子回答

「當然不是,」他頂了回去,「你如果是女傭的話,至少應該懂得怎樣洗衣服。」

我們經常掉進一個陷阱,就是爭論必有輸贏,在所有的爭吵事件中,大家都堅持自己的觀念,將之視為金科玉律,不肯退讓。

我常開玩笑說,這就是所謂的「禮讓」…不管自己有沒有「禮」(理),別人都要「讓」。

更重要的是雙方都不願意放棄說「最後一句話」。

似乎誰說了最後一句? 隉A不管有理無理,誰就是勝利者,以致爭吵不休。

想解開纏繞在一起的絲線時,是不能用力去拉的,因為你愈用力去拉,纏繞在一起的絲線必定會纏繞得更緊。

人與人的交往不也一樣,很多人只知道「得理不饒人」、「火上加油」,卻不曉得「逢人只說三分話」、「順風扯蓬、見好就收」的道理,結果關係纏繞糾結,常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是非對錯並沒有快樂來得重要。

快樂的秘訣就是「退一步」,先向別人伸出友善的手。

讓對方做「對」的人,並不代表你就「錯」了。

因為,當一切都好轉後,你會發現你將獲得放下的平安,也會感到讓別人「對」的喜悅。

由此,你也做「對」了。

邱吉爾在退出政壇後,有一次騎著一輛腳踏車在路上閒逛。

這時,也有一位女士騎著腳踏車,從另一個方向急駛而來,由於煞車不住,最後竟撞到了邱吉爾。

「你這個糟老頭到底會不會騎車?」這位女士惡人先告狀地破口大罵:「騎車不長眼睛嗎?」

「對不起!對不起!我還不太會騎車」邱吉爾對那位女士的惡行惡狀並不介意,只是不斷地向對方道歉,「看來妳已經學會很久了,對不對?」

這位女士的氣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細一看,他竟然是偉大的首相,只好羞愧地說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知道嗎?我是半分鐘之前才學會的,而教我騎的就是閣下您。」

有位智者即說:「幾分容忍,幾分度量,終必能化干戈為玉帛。」

曾有一對父子坐火車外出旅遊,途中有位查票員來檢查乘客的車票,父親因為找不到車票而受查票員怒言以對。

事後,兒子就問父親,為什麼剛才不反目以對呢?

父親說:「兒子,倘若這個人能忍受他自己的脾氣一輩子,為何我不能忍受他幾分鐘呢?」

==「不說最後一句話,則可以避免紛爭。」==

2021/05/30 11:26
轉換PDF檔 列印


離開位置你是誰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2/01/26 15:26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2216
等級: 38; EXP: 44
HP : 187 / 936
MP : 738 / 32391
離線
專演皇上的張鐵林曾講過在片場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正在拍戲,他演皇上,端坐在龍椅上。

兩邊的宮女畢恭畢敬地在給他打扇子,太監也在旁伺候著,下面還跪著一眾大臣。

張鐵林一副俯視眾人的神態,威嚴地開口:「平身。」

話音剛落,導演就喊:「好了,放飯,吃飯了!」

整個片場瞬間變樣!

宮女們把扇子隨意一扔,有的還差點扔到了「皇上」的頭上,化妝師馬上過來揪鬍子,服裝師趕緊過來扒龍袍,不到15秒的時間,就扒得只剩下一套內衣褲,瞬間所有人都跑光了,只剩張鐵林一人穿著內衣坐在龍椅上。

這時他的助理跑過來說:「不好意思呀,今天跑慢了點,只盛到飯,沒菜了,要不您先吃著,我再過去看看。」

張鐵林感慨道:「那一刻我才理解,什麼叫富貴如浮雲。」

千萬不要太高估自己,只要離開了位置就可能什麼都不是。

要知道站在山頂看山下的人,和站在山腳看山頂的人,沒有什麼不同,都同樣渺小。
  

2021/05/30 10:50
轉換PDF檔 列印


有一種生活叫向死而生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3/07/10 13:58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2591
等級: 40; EXP: 77
HP : 198 / 994
MP : 863 / 30179
離線
是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主持過上百場追悼會送別會的袁女士,第二個故事的主角是李開復。

不知死,焉知生?我們中國文化缺少了對死亡的教育。強烈建議各位讀者也來看看。

袁君的人生,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葬禮劈成了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那場葬禮之前,袁君是大連一名電視台記者,過著有選題忙死,沒有選題死忙的高壓鍋生活。70後的人大都活得像一棵樹,袁君機械地忙碌著,周而復始地為前途和錢途煩惱。

2004年,特別報導組的一個戰友因過勞猝死,台里委託袁君為其做一個悼念的片子。袁君懷著巨大的悲傷整理了同事職業生涯里所有的新聞報導,製作得很用心,想通過這種方式為同事加兄弟的人生完美收官。

片子的解說辭後來被同事的家人看到,他們希望能夠作為同事葬禮上的悼詞。而袁君成了葬禮上當仁不讓的主持人。



葬禮簡樸厚重,在哀樂聲中袁君讀著為同事寫的悼辭:“他總是在每一條新聞播出之後賣力地回味,看看整個事件是否還有繼續跟進的可能,看看自己在每一個細節的處理上是否還有缺陷。他說,這既是一種職業要求,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成功有時就是一種為難。”

“或許,直到驟然離去,他依然沒有實現他想要的成功。可是,一個人,在他活著的每一天都努力超越自己,這種堅持本身就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儘管他沒有來得及問自己是否令自己滿意,可是,我們可以替他回答,他來過,很優秀……”



仿佛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從另一個人倏忽而逝的一生中,袁君看到了自己。

葬禮結束時,同事的爸爸緊緊地握住袁君的手說:“謝謝你,你比我們更懂他。”那天回到家裡,袁君沒有像平常一樣上網看片子、找選題,而是破天荒地下了廚房,做好了飯之後,在樓下等老公和女兒回家。

袁君沒有跟他們提及同事的葬禮,只是這場葬禮在祭奠一個生命逝去的同時,也讓袁君對自己的人生獲得了重新的認識。還好,她還有時間,她還有健康,她還能好好地善待每一個重要的人。



袁君說自己如靈魂開竅般明白了,一輩子沒多長,下輩子不一定能遇上,我們能在一起的時光原來這么短暫,趁還來得及,一定要不留遺憾地愛。

之後,袁君很快因為朋友之託主持了第二場葬禮。

逝者是一位書畫界的名人,袁君時常在電視上看到這位老先生的身影。然而,老先生的身後事並不利落,小三兒在他去世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老先生屍骨未寒,財產紛爭令這個曾經風光的家亂成了一鍋粥。



袁君想對老先生的生前親朋進行一番採訪,很少有人配合。大家關心的,是那些巨額財產如何分配以及自己能夠分到多少。

儘管如此,袁君還是通過一些資料給老先生寫了一篇悼詞。葬禮上沒有人在意袁君說什麼,遺體告別時,小三兒們與原配的家人打作一團。

從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過去所執著的一切,該有多么荒謬和可笑。

袁君主持葬禮的名氣漸漸在大連傳開。2010年底,一位億萬富豪的妻子找到她,希望她能給她老公主持葬禮。與生前的風光相比,那位億萬富豪的死很倉促,抑鬱症在他45歲時奪去了他的生命。

富豪的妻子給袁君看了大量逝者生前的日記,深深震撼了袁君。財富對這位逝者來說早已成了數字,他的使命是管理這堆數量龐大的數字還有數百員工的命運。很多事務已經與個人喜好和利益沒有多少關係。他完全可以選擇停下來,換一個職業。



袁君覺得,如果他真的這樣做了,一定會成為非常優秀的作家。但他並沒有。他依然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一邊處理集團內部的爭鬥,一邊應付來自市場的壓力。

袁君讀著這位億萬富豪的生前日記,想著如同這位富豪一樣匆匆的趕路人,敬意有之,嘆惋有之,悲涼亦有之……

逝者已矣,但袁君決定做點什麼來改變還活著的人。

在這個富豪的葬禮上,袁君公布了他一天的開銷,這個數字甚至還不及一個中產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花費。因為沒有時間,他拚命賺錢,卻絲毫享受不到金錢帶來的愉悅。

在日記中這位富豪寫到,他的快樂竟然來自於一次汽車在路上拋錨,他讓司機等拖車來,自己則一個人步行去公司。他驚奇地發現,路邊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面,他甚至看到了迎春花。

他說:“如果沒記錯的話,我最後一次見它應該是在大學畢業那一年,同學們看到迎春花開了,一起去踏青。”

這震驚了在場所有的人。

袁君在悼辭里寫到:“他不是在車上,就是在飛機上,也有可能是在會議室里。他的生命自從承擔起百人的企業之後,就再也沒有了四季。他最美麗的記憶不是賺得第一桶金的激動,也不是公司十周年慶典上的高朋滿座,而是那個步行的午後,那一路驚奇的發現。

我想,最後的時光里,他一定為自己鋪設了一條芬芳的小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他應該是笑著走過那條通往天堂的小路,甚至還哼起了兒歌。所以,在此,讓我們一起向一個人的死因致敬。”

那是袁君第一次在葬禮上聽到掌聲她知道那不是對逝者的不恭,而是大家情不自禁用這種方式表達內心最真摯的尊敬。

後來,袁君與富豪之子成為很好的朋友。這位富二代並沒有子承父業,而是將公司交給了經理人,他自己則在一個小公司上班,業餘時間開了一間不盈利也不賠錢的書吧。日子過得很平靜,也很快樂。袁君時常去他的書吧,叫上一杯咖啡,捧一本閒書,消遣一段閒適的時光。

袁君還會時不時地想起那位富豪,疲於奔命的時候,忙到快要失去知覺的時候,袁君總會告訴自己,慢一點,再慢一點,時間不用拿著鞭子追趕也會走過,等一等自己的靈魂,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葬禮是一種道別,而道別並不意味著絕望。

袁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道別,是為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中校長做葬禮主持。老校長姓肖,享年85歲,這位老頭兒風趣幽默,生前最愛熱鬧,他們家迎來送往,永遠有絡繹不絕的客人,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位喜歡被打擾的老人。

校長的老伴在商量葬禮儀式時,沒有向袁君提出任何的要求,只是很細節地講了老校長生前的點點滴滴,包括每次夜裡十一點送走最後一位客人時,老校長經常說的一句話:“真不知道,這個園子還能熱鬧多久!”

在老人家細細碎碎的述說中,袁君知道了老校長其實已經身患四種癌症,生命對他來說已經是沉重的負擔。可每一次瀕臨死亡,他還是會頑強抗爭,他希望這個園子還能熱鬧一段時間。他總是微笑著,幽默著,也樂意於看到來這個園子的人微笑著、幽默著跟他告別。

袁君沒有將老人的告別儀式選在殯儀館裡,她想這不是一個如此特別的老人想要的告別。他喜歡熱鬧,喜歡分一些人生智慧給那些還在趕路的人,最後的告別他也一定希望以一種熱鬧而特別的方式。

冥思苦想過後,袁君決定開一個PARTY,就在老校長的家裡,讓每一位來送行的人都講一件與老校長有關的、最有趣的事——讓大家微笑著給老校長送行,也讓這位老先生帶著微笑上路。

這個想法令老校長的夫人落淚,她對袁君說:“你應該算老肖交到的最後一個知己,謝謝你。”

袁君想到那個葬禮會很成功,但沒有想到會如此成功。一共一百七十位來賓,每個人都應要求穿著自己最漂亮的禮服,看上去仿佛是一場盛大的頒獎典禮。沒有哭泣,沒有哀樂,每個來賓講述了一段他們與肖老的往事。

一位鄰居說:“我在肖老的樓上,家裡有個不打不練琴的孩子。每天,讓他練琴之前先打罵一番。後來有一天,肖老上樓來敲門,給我兒子帶來了許多禮物,有書有玩具。肖老對我兒子說:我每天在你樓下,免費聽你彈琴,這點禮物算作是感謝吧,謝謝你讓我每天都可以聽到那么優美的琴聲。從此,我再沒有為練琴的事打過兒子,他因為樓下有雙欣賞他樂曲的耳朵而變得很努力,這是我兒子剛剛通過鋼琴十級的證書……”

肖老多年的老友有一天突然造訪,恰好肖老剛洗完澡,於是,老友看到了肖老稀疏的頭髮、胳膊上那因化放療而粗黑的血管,老友頓時淚如雨下。肖老卻笑著對他說:“一會兒讓你見識一下化妝的魅力。”整整一個小時,再出現在老友面前的肖老,又像往常一樣利落瀟灑。

肖老對老友說:“我天天都在做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事,我覺得挺快樂的。身體糟粕,但靈魂體面。替我保密啊。”

一百七十個人,一百七十個故事。整個PARTY,大家一直在微笑著追憶,在一種感而不傷的氛圍里,分享著那樣一個智慧的老人給每個人的人生帶來的無窮教益。

袁君說:“謝謝大家的故事,請相信,這樣一個頭髮絲里都透著智慧的老人會讓天堂從此有了無數的笑聲。讓我們相約,與親愛的肖老天上見。”

很少有人能把葬禮主持人這樣一個職業當成愛好,最開始有人找上袁君時,她也總會想方設法拒絕,而如今袁君卻有求必應。

兩年了,她在葬禮和葬禮之間來回,主持了將近百場葬禮,如同在近百人的生命里穿梭。她說,她就像活了一百輩子,體驗了百味人生。現在的她很感謝這份工作給予她的一切,一場葬禮濃縮了一個生命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每一段故事對於袁君來說都是養分。

從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會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

2021/05/29 21:06
轉換PDF檔 列印


煩變順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2/01/26 15:26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2216
等級: 38; EXP: 44
HP : 187 / 936
MP : 738 / 32391
離線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似乎導致人各方面壓力都很大,不少人變得非常容易煩躁,甚至很易怒。

想必沒有人會喜歡和一個易煩躁、愛生氣的人相處吧,因為這樣的情緒會帶給周圍人不開心的感覺。

人一煩躁起來就會被消極情緒纏身,無法再冷靜地看待現實,甚至無法從容地享受現實;同時還會缺乏集中力。

佛教經典中有這樣一句話:「情緒就像馬車,而掌握韁繩的是人。不能駕馭情緒、只是順著感情生活的人,不過是把韁繩握在手裡,並不是人生的勝利者。」

生活是多變的,有時候即便我們處理的很好,內心仍然會滋生煩躁情緒,這個時候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第一招,暫停煩躁,轉換心情。

煩躁的時候,是不是什麼都做不下去呢?

何必勉強自己,為何不停下來,轉換一下心情呢?

你可以聽聽音樂,看看風景,聊天,看電影,吃吃甜點,或者乾脆放空自己,來改變自己的心情。

如果你有能夠讓自己心情變好的小方法,或者地點,都可以的。方法很多,適宜你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招,停下來,覺察煩躁的緣由。

為什麼會煩躁呢?學習問自己為什麼。只有找到了原因,才有解決的方案。

第三招,「可控」和「不可控」

有的時候,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可控的,自己可以解決,有的是不可控。

可控的,就積的去面對,去解決問題。如果不可控的,需求他人的幫助,並且接受你的情緒。每一種情緒都勇於接受,不要讓自己受到二次干擾。

第四招,以上都無效,就要大規模地消除壓力。

如有以上都沒用,那麼,你壓力應該是非常大了。哭一場,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學會給自己減壓。讓生活充滿陽光。

2021/05/29 13:12
轉換PDF檔 列印


承擔
無極五級
註冊日期:
2017/03/16 17:44
所屬群組:
註冊會員
文章: 936
等級: 27; EXP: 23
HP : 0 / 655
MP : 312 / 12848
離線
有一位心地非常謙虛的主管跑來向我遞辭呈,我大吃一驚,因為他是一位完全以部屬為重的人,以每年公司分紅為例,他總是將自己的一份轉給部屬,失去他,將會是一個公司的大損失,每年的考績都顯示他很受部屬的支持。

我詢問原因,繞了個大圈子後,他很委婉的說出離職的原因。
原因是他有一位能力很強的副手,但因為他曾對這位副手的某些企劃案提出一些不同意見,可是副手卻不見得完全認同他的看法,以致於他觀察到副手有些悶悶不樂的行為。

顯然,這位主管想離開,因為將心比心,他不忍看到副手有志難伸,所以他想空出位置來讓副手有自己揮灑的空間,避免自己成為別人的障礙。

瞭解後,我找來那位副手,並告知他的主管要離開的事,並詢問他是否知道主管離開的理由,他說他不清楚。為了避免給副手太直接的衝擊,我先跟他分享一個故事……

故事描述,有間廟宇,被蓋在一座大湖中央,大湖一望無際,廟中供奉著傳說中菩薩戴過的佛珠鍊子,廟裡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補給用,外人無路接近,把佛珠鍊子放在湖中廟,更顯現佛珠鍊子的珍貴與安全。

廟裡,住著一位老師父,帶著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修行,和尚們都期望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靈境中,加上菩薩鍊子的庇佑下,早日修道完成。

這幾位和尚潛心修練,直到有一天老師父召集他們說:「菩薩鍊子不見了!」和尚們都不敢置信,因為廟中唯一的門二十四小時都會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外人根本進不來,佛珠鍊子不可能不見,和尚們議論紛紛,因為他們都從和尚變成嫌犯。

老師父安慰這群和尚,說他並不在意這件事情,只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鍊子,老師父願意將鍊子送給喜歡的人。所以老師父給他們七天靜思。

第一天沒有人承認,第二天也沒有,但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因為多了猜疑,彼此間已不再交談,令人窒息的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七天,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老師父見沒有人承認便說:「很高興各位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佛珠鍊子不曾誘惑得了你們,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裡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隔天早上,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們一大早就背著行囊,準備搭舟離開,只剩一個雙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薩面前唸經,眾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有人承認拿了鍊子,讓冤情大白。

老師父一一向無辜的和尚道別後,轉身詢問瞎和尚:「你為什麼不離開?鍊子是你拿的嗎?」

瞎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養佛心而來!」

「既然沒拿,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師父問到。

瞎和尚回答:「過去七天中,懷疑很傷人心,自己的心,還有別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

老師父從袈裟中拿出傳說中的佛珠鍊子,戴在瞎和尚的頸子上:「鍊子還在,只有你學會了承擔!」

說到這邊,我把主管離職原因告訴了他,並提醒他:「你還沒學會承擔,因為別人心中有你,而你心中只有自己。」

2021/05/29 11:08
轉換PDF檔 列印



« 1 2 (3) 4 5 6 ... 2340 »





法務介紹專區
本堂Line帳號 : @wugin
本堂微信 ID : wugin88888
加入好友

【 影片專區 】

【 介紹專區 】

最新回覆話題
主題 回覆 最後發表
一個人越來越厲害的3種底層思維 0 2021/06/11 17:32
angel6868 
25歲以後,被生活打過的32個耳光 0 2021/06/10 21:32
angel6868 
將心比心,終得人心 0 2021/06/10 13:48
lala5978 
人心不足蛇吞象 0 2021/06/10 12:22
a700617 
20個改變生活的快樂習慣 0 2021/06/09 20:03
angel6868 
善良的光輝 0 2021/06/09 13:54
lala5978 
一支上籤一世佛光 0 2021/06/09 13:34
a700617 
如何突破修行的障礙 0 2021/06/08 13:12
a700617 
李嘉誠的面子學 0 2021/06/07 14:45
lala5978 
只要熱愛,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0 2021/06/06 20:36
angel6868 
你的命運被什麼控制 0 2021/06/06 14:11
lala5978 
兩瓶酒毀掉一個總理 0 2021/06/06 10:56
a700617 
我不是幸運,我只是敢爭取自己應得的 0 2021/06/05 21:24
angel6868 
親情計算題 0 2021/06/05 12:11
a700617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當然 0 2021/06/05 11:47
lala5978 
生活如此操蛋,做好這兩件事便夠 0 2021/06/04 16:10
angel6868 
一直聽說“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0 2021/06/03 21:45
angel6868 
天災人禍見人心 0 2021/06/03 15:09
lala5978 
更多不等於幸福 0 2021/06/03 13:48
a700617 
早起是一種生活態度 0 2021/06/02 21:07
angel6868 
你的命運被什麼控制 0 2021/06/02 13:50
a700617 
心念的能量 0 2021/06/01 14:09
a700617 
與其長成漠然的大人,我更願做個簡單的孩子 0 2021/05/30 21:44
angel6868 
不說最後一句話 0 2021/05/30 11:26
lala5978 
離開位置你是誰 0 2021/05/30 10:50
a700617 
有一種生活叫向死而生 0 2021/05/29 21:06
angel6868 
煩變順 0 2021/05/29 13:12
a700617 
承擔 0 2021/05/29 11:08
lala5978 
聰明人,一輩子,五不說 0 2021/05/28 17:36
angel6868 
2017年在生活上做幾個實實在在的小改變 0 2021/05/27 21:48
angel6868 
新會員區塊
Teresayang 2017-07-11
lala5978 2017-03-16
chenminyue 2016-10-13
e888490 2016-08-17
kk770770 2016-05-26
yagyu 2016-05-16
YARYU 2016-05-16
987tomnana 2016-03-19
123tomnana 2016-03-19
123sunny 2016-03-19